該局有關領導表示:“通過平臺對全系統(tǒng)發(fā)布風險信息是啟動稅收風險管理的第一步,通過信息發(fā)布,克服了以往納稅評估選案不準確、調查核實目標不明確、納稅人自查無范圍、上門提醒無對象等弊端。同時,使稅收管理員的心態(tài)發(fā)生轉變,工作由以前的‘讓我干’變成‘我要干’,稅源管理工作由被動變?yōu)橹鲃印?rdquo;
風險應對:使稅源管理有的放矢
“風險應對模塊是該平臺最重要的模塊,屬于風險防控平臺的‘心臟’。”參與該平臺開發(fā)的該局征管科副科長萬明說。
據他介紹,該模塊設計了市、縣兩級“閉環(huán)式”風險應對工作流,根據企業(yè)風險等級,該模塊會自動啟動納稅評估、調查核實、納稅人自查、上門提醒風險應對預警。在納稅評估工作任務上,對有涉嫌偷逃稅款以及虛開發(fā)票的,該平臺還設計了移送稽查部門查處的功能。
風險應對模塊明確告訴了各級稅務機關和稅務人員,在一定期限內該干什么,該怎么干,使該局稅收管理員的工作由以往的“抽象”變得更加具體,從而做到了稅源管理有的放矢。
此前,風險防控平臺發(fā)出紅色預警,提示丹江口市某汽車配件制造公司“期末存貨與全部銷售收入比率比對異常預警,存貨周轉速度極為緩慢”。該局隨后對該公司開展了納稅評估工作,但經過評估,平臺顯示疑點仍沒有消除,于是該局又重新安排專人下戶評估。結果,在第二次的納稅評估工作中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。
對此,丹江口市國稅局城區(qū)分局的魏天萍深有感觸。她說:“風險應對模塊把稅收管理員某一階段內應對風險納稅人做的工作,安排得井井有條。每個稅收管理員對號入座就可以開展工作。但如果某個稅收管理員想偷懶或‘走捷徑’,平臺中會看得一清二楚,無形中,風險防控平臺成了我們的監(jiān)督者。”
績效評估:使考核變得更輕松
“績效評估模塊,把基層考核人員從日常繁重的考核工作中解放出來,不但使考核工作變得更輕松,而且考核結果公正透明,更有利于調動稅收管理員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。”參與該平臺開發(fā)的該局計算機中心副主任黃兵說。
據他介紹,依托績效評估模塊,將績效評估考核分為自動與人工兩部分進行,考核指標按照兩部分來設置。實行單項百分制,自動考核和人工考核各設100分,綜合績效考核按兩項分值之和進行加權平均,最終的評估考核結果為人機結合考評分值。這樣,既克服了人工考核的隨意性,又克服了電腦考核的機械、呆板等缺點。該局風險管理領導小組還采取“一月一例會、一季一檢查、半年一通報、一年一考評”的形式,對市、縣兩級風險管理工作情況進行督導、檢查、考核和通報。
截至目前,該局通過稅收風險防控管理平臺下發(fā)任務862戶次,已完成814戶,其中市局下發(fā)66戶,縣、區(qū)局自行啟動796戶,形成了縣、區(qū)兩級風險應對閉環(huán)工作流,累計查補稅款403萬元。